詠春拳創自女子?《原題:詠春拳的源流與傳承》

轉自「 弦音心谭」-呙中校的博客

http://www.guozx.info/wing-chun-since-the-womens-record-908

前一陣子本來想寫一篇文章,整理關於各種詠春拳歷史源流,以及簡述不同詠春派別手法特色的文章,正當寫的天昏地暗時,無意間剛好查到這篇文章,除手法特色的部分外,敝人過去收集資料及田野調查時所聽聞的說法文中幾乎都已經整理的相當詳盡,十分難得,特別轉載在此,供對詠春拳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
詠春拳創自女子?  2月 20, 2009 by 弦音閣主


此文已在我們雜誌上刊出,原題《詠春拳的源流與傳承》,只是雜誌上限於篇幅,不能說透。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這裡根據傳說與拳法套路,作出一些討論,不過詠春拳的起源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探索考證。

 大致勾勒詠春拳起源的話,應是源於福建永春白鶴拳,由少林派諸門人(如五枚、至善、張五、大東風等)傳至廣東,各自發展創新,最終形成現在各種詠春拳百花齊放、爭奇鬥艷的局面。

詠春拳(繁體作「詠春拳」),也有人作「永春拳」「泳春拳」,是流傳於廣東、福建、香港及新馬等地的各不同拳種類別,名稱中用「詠」「永」不一,這裡籠統稱作詠春拳(繁體作「詠春拳」),而具體派別則以各派自己確定的拳名作為標準。雖然現代詠春拳有很多派系,但根據各派可以確切考證的歷史,基本上是五個傳承體系:

一。五枚系,葉問詠春、區康詠春、古勞偏身詠春皆出此系。現在廣州的彭南詠春也與此系有關,不過綜合了洪拳等多家拳法,他們也自稱綜合不同派系詠春拳而成。

二。福建永春系,福建永春縣自明朝就有永春白鶴拳,歷史最為悠久,對後世南拳影響深遠,日本學者也考證出,空手道也源自福建的永春白鶴拳。八十年代日本沖澠剛柔流空手道曾派人到福州認祖歸宗。

三。紅船永春系,在新馬也被稱為「班中永春」,包括阮奇山詠春拳、岑能詠春、張保詠春、蛇鶴詠春門等,傳承自廣州紅船中人、著名武生新錦(原名陸錦,人稱大花面錦,又名正旦金、易金)。新錦傳馮小青,再傳阮奇山。

四。至善系,少林永春又稱少林花拳,前身為順德花洪拳,現在又稱順德永春拳。傳說起源於少林至善大師。

五。大東風一系,即刨花蓮詠春拳體系,自稱創自少林寺南下和尚「大東風」,傳承自南海西樵的謝國梁、謝國樟兄弟。由於此門一向隱秘不公開,外面知之不多。

以上四系中,刨花蓮詠春拳、紅船永春則與五枚系最接近,有小念頭、尋橋、標指、六點半棍法等標誌性套路。五枚系與福建永春系之間有明顯差別,不過從拳理拳法到名稱,都表明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少林永春拳則相去最遠,而與洪拳更近。



不過,由於中國功夫注重師徒間言傳身教,鮮有文字落筆傳承,導致源流模糊、傳承不清,甚至技藝失傳者,不勝其數。再加上後世或美化或神化,中國功夫的源流與傳承更如神話傳說一般,難以確切考證。中國各種技擊門派一般都只有幾百年歷史,最後不是附會到少林達摩禪師,就是歸源到武當張三豐祖師等少數幾個高僧名道。目前流傳的關於詠春拳的起源之說,就有十幾種之多,以下為最主要的十種:

一、少林白鶴拳高手五枚師太見蛇鶴相爭(也有說狐鶴相鬥)而創編詠春拳。

二、少林俗家弟子嚴四之女嚴詠春,偶見蛇鶴相爭而悟創詠春拳。

三、始於少林五枚師太,嚴詠春學藝於五枚並創詠春拳,再傳其夫梁博儔。此說似為前述之綜合,為大多數梁贊詠春傳人所持,包括葉問所撰之《詠春拳源流》。與此相似的說法是,五枚傳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梁博儔。

四、源於洪熙官之妻方詠春(又說為方世玉族妹或侄女),外號詠春三娘、鐵腿俠女,觀日出鶴舞創出「鶴拳」,成名絕技為「二字鉗羊馬」。此說前後矛盾者多,應為後世演化的不經之談,是最經不起考證的。

五、得名於福建南少林寺永春殿,南少林被清軍焚燬後由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帶至廣州光孝寺(又說避難於廣東紅船中),傳至紅船的田能、竇華寶二人(後世稱「田竇二師」),竇華寶再傳給武生新錦等。順德永春、至善永春及紅船永春持此說。

六、原為反清組織「天地會」武技「泳春拳」,為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再傳湘昆戲班的武生張五(張騫),張五以「攤手」(詠春重要技法)聞名,落難來粵,遂傳粵劇界諸弟子,後因戲班李文茂起義而改名「詠春拳」。「詠春王」彭南及葉問之子葉准都傾向此說。

七、起源於「永」字八法,「永」字的點、橫、豎、勾等筆畫,在詠春拳中都有動作與之對應,此說為福建詠春拳傳人鄭忠提出。

八、原名「永春」,起源於福建永春縣,拳以地名,後因火燒少林而改名。

九、起源於永春白鶴拳。葉問弟子梁挺經過十多年考證持此說。《明史》記載福建「永春人善技擊」,永春白鶴拳則是福建七大拳種之一,被認為是少林拳師方種獨生女方七娘於清朝順治年間所創。「永春縣志。方技傳」載:「康熙年間,方七娘與其夫曾四以罪謫永春」,在那裡廣授生徒,後人稱「曾武館」,白鶴拳從此在永春發揚光大。

十、源自大東風和尚,習拳者多為反清義士,他們以「永言矢志,毋忘漢族,還我河山,大地回春」為聯絡暗號,將第一句「永言」二字與最後「春」字,作為本門拳名。「詠」的意思,就是告誡所有的人,要經常在心中吟詠那四句的暗語,勉勵自己,不可或忘。這與詠春拳入門套路小念頭,似乎可以相互映證。

以上種種傳說,為詠春拳披上神秘色彩,雖難以考證,但各種傳說中的交叉線索卻表明,各詠春拳之間有很深的淵源關係:

 根據五枚系的說法,其師祖五枚師太、嚴詠春都與福建有關,嚴詠春或是從廣東嫁到福建,或從福建嫁到廣東南雄,而她師傅五枚師太又與福建南少林有著密切關係,因此,詠春拳很可能是她從福建帶到廣東,從而被後世公認為廣東詠春拳的祖師。不過,嚴詠春這個名字很可能不是真名,應是一個以詠春拳出名的嚴姓女子——她丈夫都是跟她學的功夫!

此外,梁挺根據詠春拳的技、理、法,以及拳名「詠春」,認為廣東詠春拳應起源於福建的永春白鶴拳。大概在干嘉年間,永春白鶴拳第三或第四代傳人五枚師太,在永春白鶴拳基礎上創新,並傳之於嚴詠春,由嚴詠春與其夫梁博儔在廣東傳承下來。梁挺更引用陳汝棉(陳華順之子)徒孫的說法,指當時師傅家中安放的神位是「永春白鶴仙師」。

據考證,南少林被焚燬、五枚師太、嚴詠春等人在正式史籍毫無記載(火燒少林被認為是天地會等反清團體為激發反清情緒而編造出來的),而湖北籍的張騫(攤手五)在正史上確有其人。作為北京著名的昆曲武生,張騫「一隻攤手,獨步武林」,因在北京犯事而南下。張五在廣東不但教紅船藝人轉唱「梆、黃」,引進漢劇規格體制,組織瓊花會館,而且也教他們少林功夫(因而粵劇武戲身形手法皆近少林),因此張五被奉為粵劇祖師爺至今。張五是雍正年間名伶,不但早於傳說中干嘉年間的嚴詠春夫婦,也早於傳說中的洪熙官(被認為南拳開宗師祖),因此張五也應該是中國南派功夫的鼻祖之一。而詠春拳初期門人基本上都是戲班中人,攤手更是絕招之一,據此推論,粵劇鼻祖張騫也應是詠春拳的源頭之一。

粵劇中自有武生,就有習武的傳統。過去廣東戲班的紅船一般有「天字號」「地字號」兩艘,「天字號」載花旦、小生等,「地字號」載武生及船工等,並設有練拳的木人莊。五枚系的黃華寶、梁二娣都是紅船中人,陸錦也是紅船上著名武生,不過從時代上看,陸錦略晚於黃華寶。(有說法指黃華寶、陸錦是戲班師兄弟,一起學詠春拳,可能不準確。)詠春的「二字鉗羊馬」等與北方馬步全然不同,與永春白鶴拳也不相同,顯然是適應水上技擊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因此可以試做推論,福建永春白鶴拳在明朝發展起來以後,已有眾多分支,不少分支演變成新的門派,如福建鶴拳、日本空手道等,在廣東的詠春拳很可能分別由五枚師太和至善禪師等人傳入,分別形成五枚系與紅船永春、順德永春一系,而且由於反清復明的原因,或者清廷禁止粵劇戲班的原因,這幾個體系各自悄悄獨立傳承、發展。紅船永春系的一部分則隨粵劇在南洋的傳播而在新馬得到傳承與發展,另一部分則可能在黃華寶(是不是順德永春所說的竇華寶,還有待考證)、新錦時代,融入到五枚系,兩個體系出現一次融合創新,而且有「以拳換棍」的公案作為映證。

按詠春派流傳的說法,佛山商人梁蘭桂(學詠春拳於本族的梁博儔、嚴詠春夫婦)愛好粵劇,喜與紅船中人結交,秘傳詠春拳與武生黃華寶。「以拳換棍」說的是,黃寶華在紅船上與船工(紅船撐篙者)梁二娣熟稔,二人互為師友,「以拳換棍」,至此紅船永春拳就有了一套小念頭,五枚系有了「六點半棍法」。實際上,福建永春白鶴拳也有「六點半棍法」,不過兩種棍法有明顯差別。也許紅船永春的船工常年在水上撐船的原因,創造出獨特的「六點半棍法」,而為五枚系所無,是故有「以拳換棍」的佳話。「六點半棍法」的棍子比少林棍長得多,顯然是適應船工撐船的需要,既實用,又有實戰性。

「以拳換棍」之後,五枚系以梁贊集大成並公開授徒而發揚光大。梁二娣從黃寶華學詠春拳,被認為是黃寶華弟子,其實不確,梁二娣與梁蘭桂、黃華寶一樣,應為詠春拳派之第三傳(如果以五枚師太為第一傳,梁博儔與嚴詠春為第二傳)。梁二娣再傳梁贊。梁贊為第四傳,開始公開授徒,傳找錢華(陳華順)與梁壁,是為第五傳,二人又傳葉問,是為第六傳。而李小龍的截拳道基本上是在詠春拳基礎上作出發展,拳理與基本技法並無二致,是為詠春拳第七傳。

因此,以上幾種說法中除「方永春」外都是有根有據的,卻又都在詠春拳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演變而模糊。而詠春拳中有多少與永春白鶴拳有關?有多少來自五枚師太和嚴詠春的新創?又有多少屬於攤手五傳下的功夫?可能經過梁二娣與黃寶華的融合創新,已經分不清了。詠春門人梁挺在詠春源流中說,把這些創新都歸結到五枚師太,未免是神化創始人,其實很多都是與實戰需要發展出來的,例如「二字鉗羊馬」及「前箭後弓馬」,靈活不倒,就是為了適應船上的顛簸,詠春拳重上身「貼身短打」而少腿法,也與船上空間狹小有關,不能像少林拳等北派拳那樣大開大闔。

紅船永春的一部分(我認為是主體部分)則在南洋得到發展,順德永春、刨花蓮詠春則仍處於秘密傳承方式,另一部分則如前所言,融進了五枚系那一支。因此,可按圖索驥,如大致勾勒詠春拳起源的話,應是源於福建永春白鶴拳,由少林派諸門人(如五枚、至善、張五、大東風等)傳至廣東,各自發展創新,最終形成現在各種詠春拳百花齊放、爭奇鬥艷的局面。

Yorumlar

Popüler Yayınlar